2024-03-20

好好地被愛著


《每一個都是「我們的」孩子》這本書的書寫目的,與第一本書《走過愛的蠻荒》是一樣的:希望以我的方式分享自己在意的議題,力道雖微弱,但態度堅定。

我無力也無意寫一本代表安置機構的書,就像無人能寫出一本代表所有台灣人生命經驗的書一樣。我寫的只是自己的一點點走過,以及感受與反思。動機甚至帶了點自私,因為書寫的過程使我較能夠安放工作的無力感,也在下筆的拉扯之中,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你好勇敢!」這是第一本書出版後,我最常收到的回饋。聽到這句話,平時不正經的我總會停下來,好好地回應對方。我們都在各自的生命故事裡,經歷對於愛的失落與期待,而我的一點點體會是生命無從比較,也因此我們都一樣勇敢,也都夠勇敢了。讓文國士看起來比較勇敢的,其實是社會對於「思覺失調症」的刻板印象,這份迷思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聚焦的。

或許有些善良的讀者在看了這本書之後,會對我過譽:「你好辛苦。」但其實辛苦的不是我。辛苦的是在安置機構長大的這些生命。沒有人可以選擇自己的出生。這些因為原生家庭特別辛苦,而轉換成長環境到安置機構的孩子們,需要的不是憐憫。他們若要能夠好好長大,活出自己的名字,真正需要的是--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與接納。

願有一天,台灣所有的孩子,無論出生,都能好好地被愛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