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線上課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線上課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06-13

像女孩那樣丟球


女性對於自己身體的認識常常建立在父權視角的規訓,而非真正從自己的感受與體驗出發,這一切的知識性理解與說明,服務的經常不是女性,反而更像是用來安撫那些不知所措的男性們。

太喜歡太推薦晴晴老師的這堂課,將「愛自己」的概念帶入一種更哲學層次的思維。

2025-05-29

西蒙波娃


晴晴老師在第十堂課唸了這樣一段話,印象深刻:

So stay with me, but be yourself.

I’m not here to lead you into sameness.

I’m here to protec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us,

so we can speak beside each other, not over each other.


並在最後一堂課,感性地對大家說:

「任何時候都不要離開你自己,任何時候都跟你自己在一起。」

為期三個月,總計十二堂的西蒙波娃結束了,但有些事情又彷彿才剛要開始。

晴晴老師的思維,總在邏輯分析與解構之餘,又能讓人感受到極強烈的共感與包容能量,那麼溫柔,卻也剛毅。

所以,讓我著迷的,究竟是西蒙波娃,還是晴晴老師?

--

翻譯:

所以,請留下來,但請做你自己。

不是為了讓我們變得一模一樣,

而是為了保護我們之間的不同。

這樣,我們就能夠彼此並肩說話,

而不再嘗試互相壓過。

2024-05-06

念念分明的覺察


「盤點手頭上的事情有哪些是喜歡的,而且每次做這件事都能感到幸福;分配更多生命資源給這件事情,包含時間、空間和金錢,避免追求短期效果,專注於長期累積和複利效應;長時間投入喜歡的人事物,如果可以做得比別人更好,那就空出更多時間去做,最終會有所回報;因為是喜歡的人事物,所以可以負擔得來。」

「致虛守靜」(《道德經》第16章)

所有的好書都在教人如何自我修行,人貴自知,念念分明的覺察是人得以安在的關鍵。

#道德經
#喜歡聽紀金慶老師講課
#喜歡聽晴晴老師講課
#都是非常貼近生活的哲學
#期待老師開孫子兵法

2024-04-17

無為而無不為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經 第48章)

無為而治真的是什麼都不做嗎?說是「無為」,其實更像是「順勢而為」,不刻意改變現狀,而是順著當下的資源與需求去做(給)。

2024-02-23

林晴晴|女性與生命_女性的覺醒之路

被現實打臉是個體化的重要體驗。挫敗感愈多的人,愈有機會走向個體化。


#林晴晴

#一起進入河合隼雄筆下的生命世界

#女性與生命_女性的覺醒之路

2024-02-20

醜爸|探索原生家庭線上課程

薩提爾女士說:「大多數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是盡其所能而為。」(做了當下最好的選擇)

對於這段話,以前一直覺得很困惑以及稍感不解,今天覺得有了不一樣的看見。

薩提爾女士說,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並沒有說這個選擇是最好的,而是以當下我的層次與各方資源來說,我確實也只能做出這樣的選擇來,雖然我不喜歡,但我也盡力了,我目前的能力也只到這邊了,無法再做到更好。

但如果願意提升自己成長自己,那麼每個當下的最好選擇也會因此而有所不同,因為自己的層次提升了,可以運用的資源增加了,選擇也相對變豐富了。

#醜爸

#薩提爾系列

#探索原生家庭線上課程

2024-01-17

鐘穎|童話心理學|個體化

個體化必須在關係中才能完成,只有透過和群體的互動,才有辦法發現自己的陰影(羨慕、忌妒、不甘、悔恨……)。面對陰影,接受陰影,生命才有可能完整。

2024-01-04

鐘穎|童話心理學|投射

無論你再怎麼善良,在他人的投射中,都有可能成為惡人。沒有任何人,可以在自己身上處理他人的議題。撕掉標籤是一種方式,但無視標籤也是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