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

2021閱畢書單

2021年已近尾聲,歲末是個適合整理自己的時刻,這一年的閱讀偏好仍在教養類和心理類書籍,除了白紙黑字的閱讀,這一年也多了用耳朵聽書(課)的模式,聽覺感受非常不同於視覺,是個很適合與家務同時進行的「閱讀模式」,加上聽書方式比目視快很多,所以喜歡的音頻幾乎都聽了十回以上。

今年也養成了重讀的閱讀習慣。以往其實很少重複翻讀看過的書籍,總覺得喜歡的書太多看不完,不太願意花時間重新閱讀已經看過的書籍。但只看過一遍的書其實多半流於印象式記憶,也不深刻。尤其教養類書籍只看過一遍其實對自己的幫助相當有限,最近把幾本很喜歡也覺得很受用的教養類書籍重新再看過一遍,不僅深化了第一次的閱讀感受,也進一步在新的經驗裡得到了驗證,重讀的效益其實遠大於第一次或僅一次性的閱讀。

記得以前在討論錢鍾書的相關資料裡讀過這樣的訊息:許多人都覺得他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常常可以輕易列舉看過的書籍內容。錢鍾書卻表示他其實只是比較用功而已,他的閱讀習慣是會勤作筆記,然後反覆翻讀那些閱讀筆記。(意思大概如此)

書肯定是讀不完的,如果有遇到喜歡的書,試著反覆翻讀重複咀嚼字詞間的意涵,不同年歲總有不同體會。期待2022年的自己可以持續在書海裡遇到許多驚喜。


|(圖)文|

  1. 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張戎)★★★★★
  2. 父母不瞎忙(凱若)★★★★★
  3. 成為自由人(李惠貞)★★★★★
  4. 漫長的告別(李靜宜)★★★★
  5. 人生下半場,我想要這樣的生活 ★★★☆☆
  6. 該買或不買,該留或不留 ★★★☆☆
  7. 我香港,我街道 ★★★★☆
  8. 辛波絲卡・拼貼人生(愛麗絲・米蘭尼)  ★★★★★
  9. 和媽媽互相喜歡的日子(李惠貞、陳德諠) ★★★★★
  10. 手足風險(古川雅子)(電子書) ★★★★
  11. 母親記事(林廉恩) ★★★★★
  12. 後真相時代(海特.麥當納) ★★★★☆
  13. 人間失格(太宰治)★★★★☆
  14. 人間失格(電影同名原著小說)★★★★☆
  15.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賴佩霞) ★★★★★
  16. 回家(賴佩霞) ★★★★★
  17.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陳彥琪)(電子書)★★★★
  18. 我心裡住著一隻刺蝟(陳子蘭)(電子書) ★★★★★

|育兒|

  1.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李儀婷)★★★★★
  2. 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 (電子書)★★★★★
  3. 覺醒媽媽的心理課(尹宇相)(電子書)★★★★★
  4. 相親相愛不簡單?:給爸媽的手足教養學(孫明儀)(電子書)★★★★★
  5.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長沼睦雄)★★★★
  6. 你的4歲孩子 ★★★★
  7. 好爸媽的高效生氣法(張成旭)(電子書) ★★★★★
  8.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解決日常教養問題1001種方法 (電子書)★★★★★
  9.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電子書)★★★★★
  10. 無意良母(賴曉妍、葉丙成)★★★★★
  11. 每個孩子都是問題兒童(中川李枝子)★★★★
  12. 這樣說,孩子一定聽得懂(米莉恩‧恰恰木)(第2次看) ★★★★★
  13. 不打不罵教孩子(傑利.威考夫&芭芭拉.厄尼爾) ★★★★★
  14. 為什麼一定要一樣(吳沁婕、宋慧勤)★★★★★
  15. 說對話的不對怒教養(Teacher Grace)★★★★★
  16.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李儀婷)(第2次看)★★★★★
  17. 安定教養學(羅寶鴻)(電子書)(第2次看)★★★★★
  18. 不是孩子不乖,是父母不懂(電子書)★★★★★
  19. 二次啟蒙(相良敦子)★★★★

2021-12-15

Teacher Grace's Time

 


有關於教育孩子「專心」,卻屢勸不聽的狀況,大人們是否想過,孩子們知道如何「專心」嗎?知道什麼是「不要東想西想」嗎?佑佑和小均被老師說過很多次「上課要專心」卻還是自由自在的神遊他方,如果不是故意反抗,就是弄不懂何謂「專心」了。大人會自然地把一些自己覺得簡單、理所當然的詞彙丟給孩子,然後再生氣他們為什麼不照著做,事實上,他們根本不明白你的意思,就算想做也不知道從何下手啊!

【Teacher Grace's Time】

2021-11-30

[繪本] 到我家裡來喝茶

 


這週從學校帶回來共讀的繪本,《到我家裡來喝茶》。

鼴鼠爺爺在家裡發現了一塊美味的蛋糕,和鼴鼠奶奶決定邀請田鼠奶奶一起享用,是一個討論好東西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很開心的溫馨故事。

孩子看完的回饋是,「如果覺得蛋糕很好吃,那就不要邀請別人一起來吃啊,這樣牠們就可以多吃一塊了」,哈哈,好直率的人性,是屬於小吃貨的務實想法。

「可是鼴鼠爺爺牠們想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因為一起分享很開心啊!」

孩子咧嘴笑了,因為她其實也是很喜歡大家一起分享好開心的孩子。 ❤

2021-11-28

[繪本] 第一次自己睡覺

  


決定買這本書,是因為想慢慢培養囡囡自己睡覺的勇氣與信心。

小櫻是個大班的孩子,有一天突然對爸爸媽媽宣布,她決定練習自己一個人睡覺。為此,她還幫布娃娃們安排了一張陪睡班表,每天輪流陪自己睡覺。她讓布偶們依照排班表的順序,坐在地上排好。

有一天晚上,小櫻發現媽媽也坐在陪睡布偶的隊伍中,感到非常吃驚。媽媽說:「因為我也想跟小櫻一起睡覺嘛。」

「哇!小櫻最喜歡媽媽了!」

「媽媽也最喜歡小櫻了!」

囡囡看到這裡笑得好開心,也跟著說「我最喜歡跟馬麻睡覺了」。她常常說:「我會害怕自己一個人睡覺,因為會有好多聲音,很可怕。」其實我也沒有急著非要在哪個時間點上要求她獨立睡覺,知道那一天總會來臨,所以很珍惜現階段相擁入眠的親密時光。

陪著她在共讀的繪本裡等待屬於自己的最佳時機,有一天她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勇氣,那一天她會笑著跟我說,她準備好了。

[繪本] 牙婆婆,我會乖乖刷牙!

  


囡囡在媽爹講故事的app裡聽到牙婆婆的故事,好像蠻喜歡的,說她也想看看這本書,允諾她會去圖書館借借看,昨天在童書特賣會上碰巧瞥見,決定直接購入。

是一本很可愛的童書,牙婆婆住在我們的牙齒上面,每天都會很用心地幫我們清潔打掃牙齒。我問囡囡,覺得我們的牙齒上面有牙婆婆嗎?她很肯定地點頭說:「有。」

想像力就是妳的超能力,我喜歡孩子認真的眼神。

[繪本] 慢吞吞的樹懶

  


《慢吞吞的樹懶》,囡囡不喜歡慢吞吞這個形容詞,在她的認知裡帶有負面的評價,她皺眉反問:「樹懶動作本來就比較慢啊,為什麼要說牠慢吞吞?!」我很喜歡她的說法,「慢」對樹懶來說就只是一種個人特質,不該因此而被貼上負面評價。

樹懶小曼的人緣很好,經常收到許多聚餐的邀請函,但因為動作比較慢的關係,每次她趕到會場的時候,聚會幾乎都已經來到尾聲。為此她感到相當沮喪,她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但結果似乎仍不盡人意。即便如此,每次收到邀請函,她還是會積極參與,只因為不想讓朋友們失望。

朋友們感受到小曼的失落,都很為她擔心,紛紛聚在一起討論,希望可以提出不錯的點子來解決小曼的難題。

朋友們的貼心,終於讓小曼可以如願趕上聚會,和大家度過美好的時光。溫暖的友情,同理並接納了彼此的差異,讓小曼不需要因為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而感到懊惱自責甚至歉疚,好棒的故事,很喜歡。 ❤

2021-11-14

為什麼一定要一樣

 


最近看了這本書,非常非常喜歡,從昆蟲老師的媽媽身上學到一個信念,「不需要處處要求公平,畢竟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不公平的賽局,而是要懂得看見別人的困難」,往後,我也想用這樣的信念來引導自己的孩子,真的太喜歡她們母女的互動了。 ❤

--

用鼓勵代替懲罰,不管用在課業或秩序上,都會讓班級的氛圍更正向,在這樣的正向氛圍下,如果有的孩子還是做不好,我相信那一定是他有困難,我會根據他的能力去幫助他做調整,如果這時候我們還去懲罰他,真的會把他的學習信心都打垮了。

有些人會擔心,如果我們沒有一視同仁,這樣其他孩子不會覺得不公平嗎?其實,這個世界哪有絕對的公平呢?每個人生下來,先決條件就不會是公平的,如果立足點不同,又怎能要求齊頭式的平等?

有時候我覺得是大人自己想太多。我們常常會用自己的思維來看事情,把事情想得複雜了。其實孩子是非常單純的。如果我的公平是用在鼓勵上面,當每個人用心做、有進步的時候,我就會看見、會鼓勵他們。

沒有孩子會去計較誰應該被懲罰、老師怎麼沒有處罰他;大家會樂見別人的好,而不是只有比較、競爭。

這是我教學二十多年來,最讓我自信也欣慰的地方。

2021-11-11

[繪本] 大野狼的短褲

 


《大野狼的短褲》是孩子這禮拜從學校帶回來親子共讀的繪本,本書的作者史帝芬.塞凡也是《有時母親,有時自己》的原文作者,我覺得他的文字充滿多重隱喻,並不是很好懂,陪孩子讀完後自己又反覆看了兩三次,認為裡面的隱喻並不是四歲孩子可以理解的程度,那這年紀的孩子會從這繪本裡看見什麼呢?一起共讀的大人又可以如何引導孩子進入這本書裡去體會那些作者想傳達的抽象概念呢?

共讀的過程,孩子偶爾會拋出一些疑問:「什麼是吃不完兜著走啊?」、「為什麼他聽不到小豬的聲音了?」、「他的披風和(原本)那件短褲呢?」對孩子來說,這大概就是一個大野狼想要漂亮短褲,但是因為錢不夠,所以只好選擇工作用勞力換取短褲(物質)的故事。

故事是從三隻小豬在窗外吵鬧引起睡夢中的大野狼不快開始的,被吵醒的大野狼下床梳洗更衣,赫然發現自己的褲子破了一個大洞,大野狼認為這樣的衣著有損於他在森林裡的形象,所以決定去採買一件新的褲子,在服飾店裡陸續看到了好多他很喜歡的款式,第一件紅褲子的廣告標語上寫著「貨真價實的探險家短褲」,第二件印有小豬圖式的花邊粉色短褲則主打「野狼專用短褲」,最後一件鑲著金邊的手工刺繡藍短褲則是和壞蛋大野狼同款的VIP專屬。

大野狼迷惑於商人推銷貨品的各式名目,不斷地自我催眠「這就是我要的」,但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呢?或許大野狼只是將自己的情感投射於那些動人的廣告標語上,企圖藉此建立迎合社會肯認的形象,滿足一種這些商品非我莫屬的虛榮感。

可惜這些褲子一件比一件貴,大野狼身上的錢並不夠他買新褲子,老闆看穿了大野狼需求背後的慾望,善於利用他的這項弱點,進一步操控他的行為,以獲取自己想要的結果。大野狼選擇在店裡付出自己的勞力以填補資金的匱乏。

「大野狼,你在嗎?聽得到我們說話嗎?你在做什麼呀?」三隻小豬不時穿插其中,並反覆以此問句和大野狼對話,一開始大野狼還會沒好氣地回應,後來他實在累得精疲力盡,以至於再也聽不到小豬的聲音了。

辛苦的工作結束後,疲憊不堪的大野狼穿著那件酷斃了的短褲回家,但這件短褲穿在身上感覺刺刺的,一直讓他發癢,並不是那麼舒服。當大野狼穿越森林準備回家時,他又聽到三隻小豬的聲音了:「大野狼,你在嗎?聽得到我們說話嗎?你在做什麼呀?」但是大野狼累得連回嘴的力氣都沒有了,小豬問:「怎麼啦?難道你不想咬我們了嗎?」大野狼說:「不了,我累壞了。」大野狼累到連進食的動力也沒有,回家脫掉短褲倒頭就睡。

大野狼把短褲掛在窗邊,小豬們看見這件短褲紛紛露出讚嘆的表情,吵著也想要擁有,結果不小心把褲子給弄壞了。睡夢中的大野狼被小豬的爭執聲音吵醒,發出可怕地吼叫聲:「嗷嗚—嗷嗚—你們這些臭小豬,現在不管我有沒有穿短褲,你們都完蛋了。」

或許這三隻小豬可視為大野狼內在的基本需求,他和小豬對話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和自己對話,豬肉對野狼來說是最美味的食物,但大野狼卻刻意忽略內心底層的聲音,不斷地往外追求那些炫麗奪目的物質,刻意營造出那想像中的形象來滿足與膨脹自己,混淆了需要與想要的界線。

三隻小豬爭奪新褲子或許隱喻著內在聲音與外在慾望的角力,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無法獲得滿足時,再多的情感需求也都只能暫時退位。所以,現在褲子已經不重要了,填飽肚子滿足口腹之慾讓自己有力氣可以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2021-11-03

[繪本] 鱷魚柯尼列斯

 


昨天孩子又從學校帶回了這週的親子讀本,是李歐.李奧尼的《鱷魚柯尼列斯》。

柯尼列斯是隻很特別的鱷魚,一出生就用兩隻腳走路,但是同伴卻對這樣的他感到不以為然,他們總是說:「那又怎麼樣?」同伴的態度讓柯尼列斯感到很受傷,決定離開河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沒走多遠,他就遇到了一隻猴子,還在猴子的協助下學會了新的技能,柯尼列斯開心地回到河邊想將這些猴子的小把戲表演給同伴們看,但是其他鱷魚看了依舊表現出淡漠的姿態,柯尼列斯又生氣又失望,收拾起自己的熱情,決定回頭去找猴子,一轉身才發現原來其他的鱷魚都在偷偷模仿他新學會的技能。

一心想要獲得同伴肯認的柯尼列斯這時笑了,因為牠知道自己再也不是昔日被排擠與否定的那隻鱷魚了。

2021-10-25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練習好好說話,我想跟你好好說話,非常推薦。音頻也很棒,洗碗晾衣服摺衣服擦地板,隨時都可以聽,如果有機會也可以試試看。 ❤

2021-10-15

[繪本] 路邊的小花

 


令人喜愛的席尼史密斯又來了。

《路邊的小花》是一本無字繪本,席尼史密斯用充滿電影感的畫風帶領讀者一窺書中小女孩的視界。

大人對於日常生活的空間,往往容易因為習慣而將許多事物視為理所當然,或者因為煩心於諸多瑣碎雜事而失去和環境連結與感知的能力,心思不在當下,對於週遭的一切想當然也呈現一種視若無睹的狀態。

小孩和大人不同,他們相當懂得如何「活在當下」,也總是以實際行動去實踐這四個字的要義。他們時常能在最不起眼的角落縫隙裡發現生命的各種美好樣態,再以最樸實無華的方式將這樣的喜悅分享給身旁的人事物,藉此將孩童特有的純真與良善傳遞至城市的每個角落。

又是一本可愛的繪本。

2021-10-13

[繪本] 沒有名字的貓

 

睡前書,《沒有名字的貓》。

書店裡的貓、咖啡店裡的貓、蔬菜店裡的貓、麵包店裡的貓、蕎麥麵店裡的貓、廟裡的貓,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而這樣的名字讓每隻貓咪的存在有了不同的意義,那象徵著一種歸屬感。

小王子的玫瑰花曾經對他說,她是全宇宙唯一的一朵玫瑰花。唯一是因為被小王子用愛呵護與澆灌,所以有別於其他的花朵。

沒有名字的貓也好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名字,期待被誰命名,期待被誰所有,期待被誰呼喚,期待被誰豢養,期待被誰放在心上深深地在乎著。

一旦有了自己的名字,牠的情感將有所依歸,也將有別於其他的貓。

囡囡看到小貓咪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主人和名字,覺得好開心,接著說我也好想養貓咪喔。

媽媽:呵呵呵(當作沒聽到) 😅

#媽媽怕動物

2021-10-12

睡前書

 


今晚的睡前書。

《艾瑪·媽媽》講得是外籍移工的故事,每次小男孩想找媽媽互動,媽媽就會說她很忙,要他去找艾瑪,囡囡看了看每個畫面裡的艾瑪,疑惑地問:「可是艾瑪也很忙啊?」

這類主題的故事對孩子來說不算熟悉,但因為社區裡也常常可以看見外籍移工的身影,所以也不算陌生,只要反覆共讀,再輔以日常生活經驗的解說,孩子應該會越來越有概念。

《我不要跟你玩了!》完全就是寫給學齡前和學齡兒看的書,只要比賽輸了或是結果不如己願就生氣,脫口說出「我不要玩了」,但團體生活不可能都只以某個人的意見為主,也不可能時時關照著某個人的需求,很多事情孩子必須學著自己去面對,關於遊戲規則、關於輸贏、關於挫敗、關於失望難過和各種因成長而來的痛。

遊戲是最好的學習機會,在人際互動中學會談判,也學會協商,學會討價還價,也學會包容體貼和退讓,怎麼做可以讓彼此都覺得滿意而不委屈呢?孩子們有自己的處理方式,或許大人也不需要急著介入當裁判。

很可愛的繪本。

2021-10-05

[繪本] 說100次我愛你

 


今晚睡前看了這兩本書,其實都不是第一次看,但因為換了不同的讀法,孩子突然大愛《說100次我愛你》,聽完一次還要再一次,不停讚嘆這本書也太好看了吧。

是一本甜甜的親子書,很適合睡前一起共讀,讀完會帶著甜甜的好心情入夢。 ❤

2021-10-03

人間失格

 


看文字和看影像的心裡感受還是相當不同,即使導演的風格再華麗唯美,還是難以掩飾那濃濃的「渣」感,也難怪三島會生氣。

2021-08-22

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

 


那些發生在你身上的創傷都不是你的錯,但是復原這條路,是自己的責任,沒有人可以替你走。

少一點思考或分析,多一點感受。感受情緒當然不容易,需要不斷練習。(留佩萱)

2021-07-29

關於創作

「如果你是作家,你某程度就是花一生在了解事物,然後把自己的理解寫在紙上,讓他人閱讀。這真的是一件很怪的事。」──艾莉絲‧孟若

2021-07-25

成為西蒙波娃

 


「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西蒙波娃)

自柏拉圖以降,哲學家討論著瞭解自我對於人生幸福的重要性。蘇格拉底表示,人必須認識自己(know thyself)才稱得上睿智。尼采說,人生在世的任務就是成為自己(Become who you are)。但波娃在哲學上如此反駁:如果女性真實的自我根本就被禁止存在呢?如果妳在成為自己的同時,人們卻因妳沒能成為妳理當成為的人---好女人、好情人、好母親---而視妳為失敗者呢?如果成為自己令妳蒙受揶揄、蔑視或羞辱呢?

#文筆流暢好看

2021-07-22

和媽媽互相喜歡的日子

 


好喜歡好喜歡的小書,作者的雙子座女兒和囡囡似乎頗相似,期待我們的母女互動也可以如此讓人會心一笑,努力修正自己過份嚴肅與執著的個性。 ❤

2021-07-19

辛波絲卡拼貼人生

 


詩,是為了特定的人而寫。

詩,是為了那些好心,還找得到時間、

意願和一點點寧靜,

來讀詩的讀者而寫。


-----維斯瓦娃 · 新波絲卡

2021-07-09

[繪本] 發光的樹

 


「每一個靈魂,

都停留在自己覺得最幸福的那一天。

那一天,就是他們的天堂。

如果是你,你想停留在哪一天?」

……

喜歡內文柔和的色調

2021-07-06

[繪本] 我永遠愛你


 

阿雅是一隻陪著小男孩一起長大的狗,但動物的壽命不及人類,往往只有短短的十年,或是多一點。隨著小男孩長大,阿雅也逐漸衰老。每天睡覺前,男孩都會對著他的狗兒說:「我永遠愛你。」

當阿雅的生命走到盡頭,小男孩雖然感到悲傷,卻也為自己的及時愛而感到欣慰,想到阿雅是帶著自己的愛靜靜離開的,小男孩也就有勇氣療傷。

是本非常適合用來陪孩子討論老、病、死的繪本。

……

某天晚上躺在床上,囡囡突然說:「以後每天睡覺前,我都要跟妳說我愛妳,因為我怕妳會忘記。」從那天起,她真的每天晚上閉眼睡覺之前,都會反覆地對我說愛。

懂得及時愛的人,在老病死面前,總不至於留下太多的遺憾和悔恨。

2021-07-05

[繪本] 寶貝,對不起

 


下次對孩子發怒之前,請先給自己三分鐘搞清楚狀況,再決定如何行動。

這本書推薦給所有的父母。 ❤

2021-07-04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

 


或許有些方式乍看下過於理想或是和實際狀況稍有出入,但還是提供了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有時覺得困難,或許不是因為方法不好,而是我們的觀念和想法還不願調整。

感覺蠻受用的教養書,喜歡推薦。

2021-07-02

[繪本] 大象再見

 


大象和老鼠是好朋友,大象的年紀大了,而老鼠年紀尚幼。身材高壯的大象時常會載著老鼠去平常到不了的地方看看,也很保護小老鼠。他們一起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

最近大象累了,他常閉上眼睛,想起他的好朋友,他們都已經去了「大象樂園」,也許現在輪到他了。

大象問小老鼠:「妳記得嗎?我曾經說過有個地方叫大象樂園,只要大象老了或是生病了,都會到那裡去。」

「我當然記得。」

大象載著小老鼠穿過森林,站在一座大峽谷的邊緣,峽谷的另一邊,是一座遙遠又茂密的森林。

大象說:「我的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和所有的朋友都在那一邊,很快地,我也會過去,這不是悲傷的事,去那裡的大象都很快樂呢!」

小老鼠心情很沉重,她不喜歡去想這件事情。

突然,大象發現,連接兩邊森林的吊橋壞了,根本無法承受大象的重量。小老鼠知道如何修吊橋,但是她問大象:「如果我修好吊橋,你走過去,會再回來嗎?」

大象搖搖頭:「走過吊橋,我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小老鼠不願意離開大象,她想要永遠永遠和大象在一起。大象點點頭,默默地轉過身體,循著原來的路線,載著小老鼠回到他們一起生活的大樹下。

生活像以前一樣,一天一天地過去,大象當作什麼事也沒發生過,小老鼠也一樣,但是,她一想起那座吊橋,就感到害怕。

隨著季節遞嬗,小老鼠漸漸長大,大象也更加衰老,他看不見任何東西,也忘記了很多事情。總是無力地靠著大樹不停咳嗽,毫無食慾。

小老鼠知道情況嚴重了,或許這次大象真的必須離開。現在小老鼠長大了,不再像從前那樣害怕了,老朋友即將離開,她雖然悲傷,但是,她相信大象去那邊會很快樂,所以她全心全意地修好吊橋,希望可以讓大象安全地走至另一邊。

小老鼠陪著大象來到了大峽谷,大象慢慢地走向吊橋,小老鼠在這一邊大聲地喊著:「不要怕!我修好了,它很堅固。」大象回過頭說:「我不怕!我知道它很好。」

看著大象逐漸變小的身影,小老鼠露出了一絲微笑,輕聲地對自己說:「是的,一切都會很好。」

再見了,大象。

(文字節錄自該書)

……

共讀的過程,我一度感到眼眶溫熱,看到最後,囡囡很開心地說:「大象終於可以去找他的爸爸媽媽了,好棒喔!」

對現在的她來說,可以隨時和父母膩在一起是最幸福快樂的事情。對她而言,她從故事裡看到的,不是和小老鼠的離別,而是和父母的相聚。 ❤

2021-07-01

[繪本] 沒有字的明信片

 


改編自向田邦子《女兒的道歉信》中的經典散文。

戰爭開始後,大家的生活變得跟以前很不一樣,許多孩子被疏散到鄉下。疏散的意思,就是必須離開家人,到不會有炸彈威脅的偏遠地方生活。

邦子的小妹最後也被帶到鄉下去了。

爸爸準備了一大疊的明信片,每張明信片都用工整的字,寫上爸爸的名字和家裡的地址。

爸爸對還不會寫字的小妹說:「如果妳好好的,就在明信片上畫一個圓圈,然後一天丟一張到郵筒裡。」

小妹寄回家的第一張明信片上用紅筆畫了一個極大的圓圈,看起來很有精神,全家人也因此放下心來。然而此後的每張明信片上的圓圈卻越來越小,直到變成了X,最後甚至連明信片也收不到了。

小妹病了,被媽媽接回家的那個夜晚,爸爸緊緊抱住變得又瘦又小的小妹,嗚嗚、嗚嗚的,哭了起來。

(文字節錄自該書)

……

「戰爭」對現在的許多孩子來說,或許已經是個相當抽象,難以想像的詞,然而在某些國家某些地方,卻仍是他們的日常。

簡短的文字搭配色彩飽滿的插畫,讀完,胸口的酸澀也好滿。

2021-06-30

[繪本] 怎麼說對不起

 


道歉可以很簡單:告訴對方你做錯了什麼,並且跟他說對不起。

如果可以的話,想辦法彌補你做錯的事。

不過有時候,做錯的事很難彌補。但是,你還是可以跟對方說對不起,並且盡量不要再犯同樣的錯。

道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道歉以後,你會覺得好過一點。更重要的是,對方也會覺得好過一點。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說對不起。

(文字節錄自該書)

……

文圖都相當可愛有趣的繪本,淺白文字搭配相符插圖,孩子非常容易理解相關概念。甚至連稍微抽象的「誠意」二字,囡囡也可以透過文圖的反覆解釋而略懂一二。

非常推薦

[繪本] 內在小孩

 


「童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時光。你體會到的事物,永遠不會遺忘。長大之後,在你的身體裡,還是會有一個小孩。你可能會覺得有點辛苦。不過,請答應我,你會照顧好你的內在小孩,並且仔細傾聽他們的需要。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大人才會……更加有趣!」

不管我們長到多大,內在永遠有個不想長大的孩子,那是我們最初的樣子,最珍貴的本質,好好珍惜守護這個內在孩子,那是我們靈魂的所在。

好可愛的小書。薛慧瑩的手寫字也好可愛。

2021-06-28

[繪本] 沒事,沒事

 


2013年9月初版,作者最為人所知的作品是《猜猜我有多愛你》系列,但是這本《沒事,沒事》也好棒。

每次小熊受傷或是遇到麻煩時,爸爸總會抱起他說:「沒事,沒事。」這句話像是有神奇的魔力,每次聽完熊爸爸的安撫,小熊奇奇就能重拾活力。

有一天,熊爸爸不小心踩到了一根刺,腳受傷了,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當媽媽把刺拔出來時,爸爸痛苦地叫了一聲,小熊把爸爸緊緊抱進懷裡,然後說:「沒事,沒事,我們現在都不痛了。」

親子互動是雙向的,如果大人習慣對孩子冷漠或是冷言冷語,孩子也理所當然地以此回應;如果大人習慣用溫暖親暱的言語投以關懷,孩子也就有機會學習,如何成為一個溫暖的人。

好看喜歡 ❤

[繪本] 別擔心,我保護你!

 


孩子感到不安時,總會反覆和大人確認,自己免於恐懼和危險的種種保證。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比較有足夠的力量保護自己,也比較有餘力去接住他人的脆弱與不安。

是本溫馨可愛的繪本。

我保護你


 「星星,不要擔心,我保護你。」


2021-06-03

[繪本] 遲到大王

 


遲到大王,很有名的繪本,上網查了才發現原來和《寇特尼》是同作者。約翰·柏林罕的書我只看過這兩本,剛好兩本都是屬於讓讀者自己思考的開放式結尾。

遲到大王的主角有個很長的名字,約翰派克羅門麥肯席,擁有如此特殊名字的人所遭遇到的經驗也都相當不平凡。約翰派克羅門麥肯席每天都在天光未亮時就出門趕路上學,卻還是天天遲到,理由不是路上遇到鱷魚,就是遇到獅子,再不然就是洪水巨浪,老師當然不會相信如此荒謬之言,主觀認定他在說謊,不停地加重罰則,希望藉此達到嚇阻的作用,也希望可以改掉他每日遲到的惡習。

直到有一天,約翰派克羅門麥肯席上學的路程通暢無比,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他終於可以準時到校了。進到教室,老師對他說:「約翰派克羅門麥肯席,我被一隻毛茸茸的大猩猩抓到屋頂上來了,你快想辦法救我下去!」

「老師,這附近哪裡會有什麼毛茸茸的大猩猩。」

看到這裡,囡囡笑了,她說:「他在學他的老師說話。」

沒錯,老師日復一日的質疑和處罰奏效了,約翰派克羅門麥肯席也覺得教室裡根本不可能會有大猩猩,太荒謬了。

--

看完《遲到大王》,胸口有一種說不出的窒悶感,其實很難過。面對老師的質疑,約翰派克羅門麥肯席不曾為自己辯駁,他總是默默地接受責罵與處罰。老師也不曾真正關心過孩子遲到的原因,只是擺著威權架子頤指氣使。

這本書給我很深地省思,其實如果我是老師,面對如此荒謬的理由,我也無法保證自己不質疑不發怒,但這些在大人認知裡感覺荒謬的理由,對孩子而言也是荒謬的嗎?

或許,比起真相為何,孩子的心情才是我們更應該在乎的。約翰派克羅門麥肯席每天總在天光微亮之際就走路去上學,他努力早起出門不遲到,這樣的努力被看見了嗎?

2021-05-26

圖書館好書

 


母親節過後,帶囡囡去圖書館借了這幾本書,都好好看,推薦。

《燈塔 你好》是一本很讓人感動的繪本,但目前的囡囡還看不懂,比較適合大一點的孩子,例如七歲以上。

《來問我呀》裡面的小女孩和現在的囡囡好像,很喜歡提問,也很喜歡別人問她問題。全書節奏輕快,文字簡單可愛,說話口吻確實很像即將四歲的囡囡。適合三四歲以上的孩子。

《你是媽媽眼中獨一無二的孩子》和《再等一下》是囡囡讀來比較有感,也明顯較為偏愛的兩本,適合三歲以上。

《小喵和紅色的大公車》,主角小喵平日會和姐姐一起搭公車上學放學,但有一天姐姐生病了,需要在家休息,小喵只好自己一個人搭車,回家路上不小心睡著了,一路坐到終點站,等她醒來時發現天已經黑了,而且車上只剩下她一個人,連司機都準備下班了,還好後來司機有發現她,又重新發動車子載她回家。

其實也算是一本很溫馨的繪本,但或許是社會新聞太多負面結果,看這本書時我只覺得毛骨悚然好可怕,只能說小喵運氣不錯遇到好的司機,還是蠻推薦的。

2021-04-27

香港記憶

 


地方之所以為地方,是因為和人有了情感依附與連結。人的存在讓單一寡味的空間,因而有了各式氣味和滋味。

我們應當怎樣讀書

 


一個人能給另一個人所提出的關於閱讀的唯一建議:就是不要聽取任何建議,只要依據自己的直覺,運用自己的理智,得出屬於你自己的結論。如果我們可達到這一共識,那麼我覺得我就可以自由地提出一些想法或意見,因為你不會允許這些想法和意見來束縛你個人的獨立性,而這種獨立性正是一位讀者所能擁有的最重要品質。說到底,關於書籍人們又能夠制定什麼樣的法則呢?滑鐵盧之役當然發生在特定的某一天。但是,《哈姆雷特》就一定是比《李爾王》更優秀的劇作嗎?沒有人能夠這麼說。對這個問題只能由自己來決定。假使容許那些權威——無論他們多麼顯赫——進入我們的圖書館,讓他們來告訴我們怎樣讀書、讀什麼樣的書,進而評價我們所讀的東西,這樣做就扼殺了圖書聖地靈氣之所在的自由精神。在其它任何地方,我們可以受種種法律、傳統的約束,只有在這裡,我們不要。

——吳爾芙〈我們應當怎樣讀書〉《普通讀者》

2021-04-18

撕下標籤

 


生了孩子才開始慢慢了解自己,撕下那些似是而非的標籤,重新認識真正的自己吧。

2021-04-09

妳的4歲孩子

 

四歲兒童是個有趣的小傢伙。如果你能把他看成這樣子來接納他,你就會欣賞他,並且喜歡他這個樣子;如果你用嚴厲的眼光看他,認為他的吹牛、說髒話、罵人、喜歡往外跑、行為時常沒有分寸,這些都「不對」的話,那麼,你和他的日子都會有無謂的難過了。

--

這是翻開書本映入眼簾的第一段話,看完先來個深深深呼吸。總覺得囡囡似乎都在十個月左右提前開始進入下個階段,趕快看書幫自己心理建設一下。

2021-03-23

覺醒媽媽的心理課

 


不是教養類書籍,是關於媽媽心理的有趣心理學書,深入淺出地敘述方式很吸引人,忍不住一頁翻過一頁,好看喜歡。

2021-03-10

父母不瞎忙

 


看過凱若的《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和《我在家,我創業》,很喜歡她主題明確條理清晰的敘述方式,以及對生活充滿熱情的積極態度。

對我而言,《父母不瞎忙》也是一本如此振奮人心的好書,其實不是父母也很適合閱讀,五顆星推薦。


「十年後,你希望自己和家人過著怎樣的生活?而現在要做些什麼,才能往那個方向前進呢?

如果你能夠運用的資源有限,就要有意識地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行動才會有所累積。」

2021-03-06

可以把他塞回肚子裡嗎?

 


*幼兒會鬧彆扭的典型時刻固然是由於大腦神經尚未發育完全,但父母的怒氣至少也要負一半的責任。我們甚至可以聲稱,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爭吵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家長在鬧彆扭。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本針對幼兒反抗期的育兒指南曾探討過大人的怒氣,但在我們看來,這就顯示出這個社會看待小孩的觀點。這個觀點是:小孩子必須要改變,必須要適應,必須要被教育;而大人理所當然都是對的,因此無須改變自己。我們想用這本書來調整這個視角。我們想要指出,一份和諧的關係唯有在所有當事人的付出與獲得都一樣多時才會形成,不管當事人是什麼年紀。

*最後我們則去思考哪些界線真正具有意義,要如何在小孩發怒時體貼地陪伴他,身為父母,何時該堅守界線或規則,好讓小孩的大腦能夠漸漸發展成不僅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也能注意到別人的需求,並且願意去配合。

--

出乎意料地好看,推薦。

2021-02-14

接納

 


沒有人喜歡被貼標籤,但如何從孩子的負向行為中看到正向資源?這真的不容易,除了要跳脫慣性思維,還要培養豐富眼光,只能一邊學習一邊練習再一邊調整,這條路時刻充滿挑戰,好難走。

2021-01-31

[繪本] 我有兩個媽媽

  


「馬麻,男生可以和男生結婚,女生也可以和女生結婚,對不對?」

「對啊。」

「為什麼?」

「兩個人相愛就可以結婚。」

「那如果不相愛呢?」

「不相愛就不會結婚啊。」

這本書的適讀年齡是六歲,對三歲八個月的囡囡來說篇幅稍長,雖然還是可以讀完,但容易分心。對於內容的理解度也不是很充足,雖然知道同性可以結婚,但還是覺得應該要像她一樣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才對。

很多事情的理解還是需要時間和經驗,日後再慢慢感受慢慢體會吧。

2021-01-19

讓問題跑一會兒

 


當內在不平靜,讓問題跑一會兒。

當孩子有爭執,讓問題跑一會兒。

當山雨欲來,不知道指引該何去何從,請記得,讓問題跑一會兒。


當問題跑一會兒,我們便能與問題保持距離,不會輕易被問題捲進去。

當問題跑一會兒,情緒才有機會平穩,變得豁達。

當問題跑一會兒,問題才有機會跳脫慣性思維,重新以不一樣的觀點,呈現它自己。


「讓問題跑一會兒」,用意並不是躲避問題。它的意義在於「不給彼此在情緒高張時對話的機會,讓彼此都有機會以一致性的方式表達自我」。

當問題跑一會兒,能夠拉開爭執的距離,讓彼此保有一點安全空間,小心拿捏溝通的姿態與方式,才可能和諧對話。

不管是大人的情緒,還是孩子的情緒,若是遇到困境,都可以放手讓問題跑一會兒。與其說這是一個工具,不如說這是一種生活態度,應該隨時讓這樣的態度在日常生活中運作,使之成為忙亂家庭生活中,讓自己喘息的機會。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