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


■ 相對幼齡可能會被誤以為是過動兒

「相對幼齡」是指依照學制,每年九月一日到隔年八月卅一日之前出生的孩子,都就讀同一個年紀。許多研究發現,在一個班級裡,年紀小的學生比年紀大的學生,更容易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兒,同時比較容易被開藥。也就是七、八月出生的孩子,比較多會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兒。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七、八月不適合生小孩嗎?當然不是。是因為一個班級裡,七、八月出生的孩子,正是全班年齡最小的。

年紀越小越不容易專注,專注的時間也越短。七、八月出生的孩子,比起前一年九月出生的同學,幾乎是小了快一歲,自然專注的時間會較短。

原本是因為年幼的關係,所導致的坐不久或學習較緩慢,但卻被疾病化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李佳燕醫師

2023-08-22

孩子非常敏感

孩子非常敏感,知道誰討厭他,誰愛他。孩子不願順服於討厭他的人,孩子會為愛他的人而努力。

#李佳燕醫師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

2023-08-21

關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是只有一種說法


在實務上,有很多教育現場的老師,也曾經與我分享過類似的感觸:「被說是過動症的孩子,在A班是大問題,在B班卻不成問題。很多是老師個人班級管理的能力與教育理念有偏差。如果轉去看兒心科醫師,馬上就是吃藥了。」這是一位輔導主任的表述。

我在報紙上看到一位老師的投書:「實習時,我們得到的教育,說這是一種病症。嚴重的話,需要吃過動兒的藥,聽起來好像用藥物就可以解決孩子好動的問題。我看了一些書,也去學習一些跟兒童以及教學相關的課程。我慢慢發現,每個孩子行為出現差錯,背後都有原因。很多時候,家庭給孩子很大的影響,孩子會在外面把問題顯現出來,但是也有小孩是營養不良或學習遇到問題。我發現,如果有找到問題真正的來源,並給予適當的幫助,他們的狀況通常會有改善。」

有一位花蓮市區小學的輔導老師,她說:「每一個被說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我都會入班觀察,看老師班級經營的方式;也會做家庭訪視,探望孩子在家裡時,與家人互動的情況。到頭來,往往老師和家長才是我的個案,孩子本身其實好得很。我這樣協助孩子,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孩子被我轉去醫療院所看診吃藥。因為他們真的不需要啊!」

#李佳燕醫師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

2023-08-20

阿德勒的父母成長課


「我們如果想要孩子改變他們的行為,一定要集中精神先改變我們的行為。」

或許,並沒有講不聽的孩子,只有不願誠實面對自己的大人,畢竟孩子的言行,都來自所接觸的人事物,而主要照顧者,往往是關鍵所在。

2023-08-19

我期待過動兒被賞識的那一天

 


「如果我們拋掉大人的立場,從孩子的角度,重新審視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症候群,會看到 這些症狀的成立,是以大人的觀點為唯一標準,是不容挑戰大人的權威,以及不可造成大人的困擾為前提。」

從心開始


用一杯咖啡的時間,翻讀這本書。

■ 「所有世間的快樂,都源於希望他人快樂;所有世間的苦惱,都源於希求自己快樂。」(寂天菩薩)

■ 最重要的東西,就存在於此時此地,我們當下的心念之中,以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運用自己的心念。

■ 這是我最簡單的信仰,不需要去寺廟,不需要複雜的哲理。我的哲學就是……「盡可能善待他人」,這總是有可能做到的。

■ 光是擁有美好的祝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承擔責任。才有希望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這完全由我們的行為來決定。(即因果業力)。

■ 一年當中,只有兩天什麼事都不能做。一個叫做昨天,一個叫做明天。今天就是最好的日子,適合去愛、去相信、去行動,最重要的是,積極生活去幫助他人。

2023-08-17

大人只知道部份的世界


我們會那麼在乎失敗,是因為我們對成功的定義非常狹窄。所以,要超越失敗,並不是用念力洗腦自己不要在乎,而是去正視我們真正的恐懼,並且用新的眼光看待失敗。(李恵貞)

2023-08-16

媽媽不在家的一年


睡前看了這本書,好喜歡,喚醒了自己的部份青春記憶。很適合高年級以上的孩子閱讀的成長圖文故事。❤️

2023-08-14

大人只知道部分的世界


非常推薦給中學以上的孩子們閱讀


寫給年輕人: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摘錄)

任何一件事、任何一個觀點,如果沒有經由我們自己的體驗或實踐去得到理解,都只是一個複製而來的資訊,我們並不真的「知道」。

全盤相信或全盤否定,都不會學到東西。希望你能以這樣的心態去看待你所聽到、讀到的所有內容,保持開放,自己從生命中去驗證。

我希望你能記得,人生並不是一直線,並不是此路不通就限制了你的未來。

所有加諸在你身上的恐懼,或許出自某人未能突破及跨越的障礙,但那障礙未必是你的。同樣,某些人能在某些道路上取得成就,並不代表你就得循著一樣的路,他人的成功也未必是你的。

你的恐懼多半來自比較,大人們所設計的教育制度,使你不得不從中去定義自己的優劣,這件事短期內恐怕還難以改變,然而我仍希望你能為自己創造一個空間(實體或心裡皆可),在這空間中,你不需比較,只需要知道,你自己是誰。

對你來說,唯一重要的是去探索,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在2017年離開雜誌總編輯職務,成為獨立工作者,2019年出版第一本書《成為自由人》。到高中演講時,曾有同學問我,「存多少錢才可以較放心放棄正職,開始自己的夢想生活?」

我知道大家的擔憂,但這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需要多少錢才能過日子,答案因人而異。有人一個月兩萬元就能過得很好,有人月入二十萬依然覺得不夠、依然沒有安全感。問題真正的核心在於,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對我來說,自由並不是冒險。不論我對某件事有沒有興趣,如果我未曾努力去嘗試、學習,我的「喜歡或不喜歡」都是空虛的。我根本不知道這件事的困難或美妙之處,如何能下定論我適不適合?在我真的對它有所認識之前,做與不做都和擲骰子無異。

裹足不前是設限,心存僥倖是涉險,這兩者都無法使我們自由。自由來自你對想做、該做的事有一定程度的投入,你有智慧能判斷,這才會帶來自由。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怪學校、怪體制、怪父母,並不會使我們好過,只會削弱我們的意志。活得空虛麻木還是深刻滿足,都是你自己的體驗,沒有人能代替你感受。因此,不要期待別人給你答案,答案應該自己去探索。

真正強的人,往往是能正視自己弱點的人,愈誠實看待自己、不虛張聲勢的人,愈強。

不論做任何決定,都有承擔的決心,這是拿回力量的根本。

或許此刻我們因為種種原因受到限制,但是,觀念才是根本。觀念改變,未來機會到來時,行動才會改變。

即便聽從他人意見去做自己人生的決定,仍要有所自覺,最後決定的人是自己。不論這條路最終通往哪裡,該為此負責的都是「我」,而非給我意見的人。如果你有此自覺,就是變強的開始。

「不要想著成功,而要想著如何成為一個完全發展的人。想著如何發揮自己所有的潛力,生命就會成為一場好玩的遊戲。當你發揮自己、玩得開心,別人就會認為你是成功的。」(薩古魯)

2023-08-13

[繪本] 埤塘奶奶說再見


「我知道,回憶會讓我們有力量的。」

「過往的記憶有著不同的樣貌,那就是生活的痕跡。」

睡前和孩子共讀《埤塘奶奶說再見》,孩子聽得似懂非懂,對於字裡行間的感性情感也無法體會。

「埤塘奶奶是一個人嗎?是真的有個奶奶的名字叫埤塘嗎?」

再過一兩年,孩子應該就可以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