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4

人心不足

最近,我總是感到焦慮,一種關於閱讀的焦慮感。

舊書、新書、好書、有興趣的書、想一探究竟的書、想重新閱讀的書。最近突然有一種感覺,想重新閱讀那些曾經讀過的書,或許是想重新貼近曾經有過的感受,也或者覺得現在的自己或許可以讀出另一種不同以往的心得。但是書都看不完了,「重讀」的想望似乎難以實現,尤其是對我這種閱讀速度慢如龜速的人來說,更是一種奢侈。

通常這種焦慮會發作於看了一本(好)書,然後在其中又發現更多沒看過,但好像很有趣的書,這時某種難以駕馭的貪念就會順勢而起:


  1. 這個作者描寫事物的能力好厲害,寫作風格也是我的菜,好想將他/她所有的著作一網打盡啊。
  2. 這本書裡提到好多其它沒看過的書,感覺好像都很有趣,想全部找來讀讀哩。
  3. 這本書寫得真好,好想再重讀一遍啊!如果說第一次是看故事,第二次才會去注意到細節,第三次則更認真地去思考分析裡頭的創作手法與技巧。那麼讀越多回,每次的收穫應該都會不一樣吧。


光是這三點欲望就夠折騰人的了,到底要怎麼去決定自己的閱讀習慣呢?主題式(作者、議題)的閱讀,還是隨緣,想讀什麼就讀什麼,不需要在意太多?可是偏偏又覺得每一種都有好壞,真難以決定。

其次讓我感到困擾的則是閱讀速度,閱讀時,我習慣放慢速度,甚至,有時一段文字就會反覆讀上好幾回,有時不見得是讀不懂,而是太懂了,怎麼作者如此輕易地就將我內心錯縱複雜、不便言說的情緒說了出來呢?怎麼作者就想到如此運用文字呢?嘖嘖聲在心底不斷響起,但是不管閱讀幾十遍,總也是別人的東西,我要怎麼寫出自己的風格,寫出自己的東西呢?

閱讀時的自己,內心常常不能平靜。

2009-12-10

讀完陳芳明《夢境書》的一點感想


評論這種東西,不管怎麼說怎麼寫,都有失偏頗。正如張大春所言:「一個人的喜惡會決定 ,他對一個人誤會的深度──是誤會,不是理解。」任何的理解與詮釋絕對都是非常個人的。


陳芳明對於政治的高度關懷,不免使得這本書充滿濃濃的政治味,不管讀者認同或不認同,都不能改變些什麼,就當作是另一種觀點去解讀去了解,其實也不錯。

一直以來就很喜歡陳芳明的文字,充滿陳式風格的感性。

在這本書裡,陳芳明不斷地重複提到流亡海外的那段日子,想必這樣的一段記憶對他而言是難以忘懷,也難以言說的生命體驗,因此才會不斷地重複提起。我認為,沒有任何人可以充分理解另一個人的生命經驗,那些情緒都是非常私人的。

雖然這本《夢境書》是一本日記形式的書寫,但因為一開始就知道是屬於公開性質的創作,因此全然的以日記的私角度去解讀並不恰當,只能說這些都是被作者選擇公開的部份。

在這本書裡,看到一些八卦、看到一些人情、看到一些堅持、看到一些情感、看到一些熟悉與不熟悉的人名、看到一些期待,也看到了一個關心台灣文學的學者身影。


【摘】青春無悔

時間的流逝,已不再使自己感傷。我每天都在工作,也都在創造,每個日子都是新的,對自己的六十歲,我絲毫不必後悔,也不必懺悔。既然充分享有每日時時刻刻,我有百分之百的權利等待新的歲月到來。我於青春無悔,我於蒼老無悔。

by 陳芳明《夢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