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8-28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今天終於把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over掉了,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這種拖拖拉拉的讀書習慣實在不是很好。

其實這本書早在去年暑假就應該看完,拖到考完試後的三個月才碰,怪扯的。

這本書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被公開,原譯《胡太明》,後改《亞細亞的孤兒》,比起前者,後者更貼切的反映出當時台灣在國際上的孤兒處境。在日本,台灣人的身分是被看不起的,因為那代表的含意是一種次等國民,甚至是被殖民者的同義詞,接受的是日式教育,講的是日語,在皇民化風行的年代,卻仍舊無法跟日人平起平坐;在中國,大家又將台灣人視為日本人,明明身上流的是相同的血統,但卻不被認同、卻被視同敵人般的排擠。胡太明最後的發狂來自於情感上的矛盾和歸屬感的迷失吧!比起一般的百姓,受過高等教育的胡太明覺得自己似乎更應該為社會付出點什麼,但在被殖民的社會裡,有很多事情是即使知道不合理卻也無能為力。

這本書蘊含了強烈的歷史使命感,作者想要傳達的是那個時代的不公不義,在官方論述之外,用自己的筆和情感重構一幅更符合貼近當時情況的畫作。即使這本書在文學界裡的藝術地位不高,在歷史裡仍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2006-08-21

【摘】自由

自由,不是完全的無拘無束、隨心所欲,而是根據你自己所選擇的規則來行事,是一種自律。……如果你把自由當成是無拘無束、隨心所欲,你就誤解了自由的真意。……真正的自由,就是除了自己的抉擇之外,不受任何事物的約束。而你的抉擇,又是從你對自己生命之所是與當是的了解而來。

 -康德